身为音乐老师已经有六年了,虽不算资深,但也从学生、家长身上学到不少。今天,我想要从我的教学经验中,剖析音乐教育中家长想法与孩子接受度的问题、原因。
因为是男老师(本人不是会让小女孩嚷着要嫁给我的白马王子型……。)所以常常负责教许多气走老师、上课不弹琴(宁死不屈!)的学生,而我除了引导孩子外,还会跟家长促膝长谈:
「老师,他已经气走很多老师了!所以我请琴行派一个凶一点的老师!」(我:不好意思我不会凶孩子。)
「(无奈)老师你看起来很凶,为什么对小朋友这麽温柔呢?」
「(愤怒)老师!我把爱的小手给你,他如果不乖,请你打他!」
当然,我很了解我的职责(绝不是执刑者或是牧羊人),而我也秉持着不打不骂兼爱非攻的教育理念(避免触犯儿童福法任何一条。当然,我爱孩子!)。
「为什么让孩子学音乐呢?」每每开场我总以这句话开始。
这时我会得到许多答案:
「他/她很好动,想让他培养耐心、专注力。」
「想给他/她多一个专长。」
「因为我小时候很想学音乐但因为家境没学,我不想孩子错过。」……等多到可以让我写出排列到天竺的原因。如果跟着这些原因到天竺取经来回一万趟,我想,我还是找不到症结点。
于是我从无数个学童和我挣扎、对峙中的喊话中,整理出一些值得深思、参考的怨言,供各位父母和我一起探讨。
以下节录:
「我玩积木时也很专心啊!我可以堆得很高都不会倒!真的!」(我:对啊!你好棒喔!你一定可以的!乖继续弹!)
「(臭脸)我已经有很多专长了,我会画画、跳舞……恩还有骑脚踏车!」(我:妹妹,不好意思,有很多是基本能力……,不是专长。)
「我不想学!有一天我醒来就被带来学了!」(我:哇喔!那你一定很有精神,我们来弹吧!)
「我不想练!好无聊!不好听!」
「(经典)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」
从许多与家长、学童的调查中,我整理出以下8点,供想让孩子学音乐,或正和孩子长期游击抗战的家长做一点小小的功课。
1.让孩子学音乐前,请陶冶他们,给他们有欣赏音乐和爱音乐的习惯。不知道音乐长怎样是很痛苦的,尤其初学不会多好听。若这是他对音乐的第一印象,加上练习枯燥,他们很快就不想学了。
2.在爱音乐的前提下学习。很多家长希望陪养耐心、专注力,但事实上,只要是孩子喜欢的,不管什么事他们都可以发挥媲美奥运射击选手的专注力与耐心。(ex:堆积木)
3.不要让他们觉得练琴是课业、功课(因为连我们都讨厌)。帮他们安排练习时间,但请少量多餐(钢琴椅是有火的!)。
4.如果孩子学了,有不小的机率会跟家长说不学了。所以,一定要让小朋友自己说要学,并要在三地跟小朋友确认,并让他们知道要为自己的决定做负责(学音乐不只是音乐,还学习尊重自己的态度)。
5.小朋友若是因为一时学业繁忙疏于练琴,请不要帮他们找藉口(就算是真的)。因为这会让他们以后对不练琴合理化。
6.欣赏小朋友练琴成果。哪怕只是三个小节的旋律,给他大大的掌声,就是他们学下去的力量。
7.陪小朋友练琴。看书、或者在旁边喝茶都好,他们会觉得有人陪他们一起努力。(千万不要在旁看电视、玩手机,因为对他们来说这些事都比练琴有趣!)
8.基本上,音乐应该是会使我们放松的,所以应以放松的心情,让小孩在没有压力的状态下练琴。(检定固然重要,但要让他们了解检定的意义,更重要的是他们学得长久、快乐、有成就感。)
小编希望无论是家长或小朋友都能体会到学音乐的乐趣。快乐学习,在学习中成长,期待每一位大人、小孩都是热爱音乐的体验家,彼此在充满音符的生活中成长、茁壮。